山东海洋气象_山东海洋气象预报15天
1.山东省气象局的直属单位
2.山东海事专业大学排名
3.山东交通学院最好的专业
4.2015年6月2日渤海,黄海海面天气情况
5.海洋大学数学学院院长是谁
地理位置
烟台港位于北纬37度32分48秒,东经121度23分55秒,地处山东半岛北侧芝罘湾内,隔海与辽东半岛相望。港口背临烟台市区,北部及东部有芝罘岛和崆峒岛拱持,形成天然屏障,谓半岛北岸之天然良港。
水文气象
烟台属海洋性气候,四季明显,雨量较小。夏季由于受海风调剂,气候凉爽;冬季常受来自西北利亚和蒙古高原寒流影响,多出现偏北大风,并伴有雨雪。
风况
春季多西南风,夏季多东南风及西南风,秋冬两季多西南、西北风。全年以西南风最多,频率均为10%;静风频率12%,强风向为南风,瞬时最大风速为33.5米/秒,风向南7级以上大风的平均天数为1.31天。
气温
年均气温12.5度。 8月最高,最高曾达38度; 1月最低,月均-1.9度,最低曾至 -13.1度。
降水
全年以7、8两个月降雨量最大,占全年降水量50%强;年降水量约737毫米,年最多降水量965毫米;日最大降水量208毫米;日降水量大于等于25毫米的年日数为8.5天。
雾
以下的浓雾,2-7月出现较多,降雾时间一般为凌晨1-9时。影响船舶航行的雾日数年均3.99天(能见度小于 1公里)。
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4%,夏季平均相对湿度最大,最小值59%,春季最小,极值为零。
潮位
本港潮汐性质属于正规半日潮。涨落潮历时基本相等,约为12时25分。历年最高潮位3.36米;历年最低潮位-0.87米;平均高潮位 2.29米,平均低潮位0.66米;平均潮差1.64米;最大潮差2.88米,最小潮差 0.33米;平均海面 1.45米。
波浪
芝罘湾外海的常浪向为西北向,频率为7.4%;强浪向为西北偏北向,最大波高为4米。西港池北口门处常浪向为西北,频率为6.7%,强浪向为东北向,最大波高为2.6米。无浪频率占69.23%。总的特点是波高小,周期短,波高超过1.5米的仅占0.2%。
潮流
为不正规半日潮流。湾口附近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实测最大涨潮流速0.6米/秒,最大落潮流速0.38米/秒,最大涨潮流速一般发生在高潮前2-3小时。最大落潮流速一般发生在高潮后3-4小时。从湾口到湾内,受地形和水深影响,流速逐渐变小,湾内最大流速有0.18米/秒。
冰况
1月中旬至2月中旬,海面偶尔结冰,冰薄、时短,无碍航行。唯1935年冰冻最为严重,冰厚达 61厘米。
山东省气象局的直属单位
青岛气候
一、气候特征
1、气温
青岛地区虽无酷暑,却有严冬,青岛市年平均气温12.3℃,尚称适宜。年内以1月份为最冷,平均气温-0.9℃;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百年来极端最低气温以1931年1月10日之-16.9℃为最低,而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最高气温达38.9℃。青岛气温的日较差较小。具有海洋气候的特征。
2、降水
青岛市降雨量年平均值680.5mm,全年雨量集中在7、8两个月,两月的平均降雨量303.1mm全年总降雨的45%。整个冬季平均降雨34mm,12月份雨量最少,仅为9.8mm。 近百年来,以1911年和1926年两年的雨水特多,前者1272.7mm,后者1246.7mm,相当于常年的两倍。1899年及1920 年雨量最少,各在400mm以下,仅相当于常年雨量的一半。青岛的大旱大涝之年并不多见,但各季节的的降雨量却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不均。或因春雨稀少而影响小麦收获,或因夏雨倾盆而造成山洪暴发。
1899年整个春季降雨不足25mm,而1926年7-8月大雨频至,两个月降雨781.3mm,超过了全年的雨量平均值,适为春雨少,夏雨多的明显例证。
暴风骤雨在青岛并不多见,1928年9月17日之台风雨,日降雨量225.4mm;当日,最强的1小时降雨达60.6mm, 均创造了历史的最高记录。
青岛市的连阴雨天气亦极稀少,1917年7月10-23日曾连续降雨14日,为百年来阴雨连绵的最长时段。
3、气压和风
青岛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地区移来的冷高压影响,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两者为不同属性的半永久性高压。3月中旬开始,由于冷高压在海上停留, 我市维持稳定的东南流场,东南风显占优势。仲秋开始, 极地冷空气活跃,北向风重占优势。
受地形影响,我市终年多东南和西北两个风向。年平均风速4.9m/s,各月平均风速以3月最强为5.6m/s,9月最弱为4.1m/s。百年以来,平均风速最强的时次为1923年11月24日,北北西风32.4m/s.瞬间最大风速则首推1939年8月31 日之北北东风40.3m/s,前者受寒潮影响,后者为台风所造成。
二、光能
就一般情况而言,云与日照呈反相关,换言之,云量多,日照减少,云量少,则日照增加。青岛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41.1小时,百年来,以1968年日照时数为最多,达2831.5小时,以 1954年日照时数为最少,仅为1945.6小时。
青岛各月的日照时数以5月份最多,计257.2小时;10月份次多,为244.8小时;12月份最少,为178.5小时,2 月份次少为189.5小时。但日照百分率则以10月份最大,计为70%,11月份次大,计为65%;7月份最小计为44%;6、8月份次小, 分别为52%和53%。故青岛之"秋高气爽"是当之无愧的;而6、7月份正为海雾盛行之时,常因海雾抬升而形成低云,故 6、7月份的日照百分率因云雾增加而减少。
三、热量
青岛地处亚热带与温带过渡区,兼备季风气候与海洋气候特点。青岛的冬季时间最长,与北京不相上下,春季升温缓慢,延续时间较长,仅次于冬季;夏季稍短而凉爽;秋季为时最短,匆匆为过,几次寒潮袭来,迅速转入冬季。
用候平均气温来划分,青岛的春季开始于4月16日,终于6月30日,计76天;夏季开始于7月1日,终于9月10日,计72天;秋季始于9月11日,终于11月10日,计61天,冬季开始于11月11日,终于来年4月15日,计156天。
就平均状况而言,青岛市自11月22日起, 最低气温开始低于0℃,结冰的时间共持续125天,3月26日起,我市与结冰告别。一年之内,青岛市最高气温大于30℃以上的平均日数为11.8天,其中有9.4天集中在7-8两个月。
从6月16日至9月25日,为时3个月零9天的时段之内,青岛市的候平均气温大于20.0℃, 此间的气温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其中,7月26日至8月20日为时25天的时间内, 青岛市的候平均气温大于25℃,适为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段。
四、农业气候灾害
青岛地区的主要农业灾害,包括台风及其引发的风暴潮灾害,以及旱涝灾害、寒潮、大风、冰雹、干热风、龙卷风及农业病虫害灾害。
1、台风及其风暴潮灾害
自49年以来,因台风和与天文大潮迭加,而引发的天文大潮灾害共计13次。仅列举影响最大的3次台风和风暴潮灾害。
a、39年台风中心袭击青岛
39年8月31日,台风中心在青岛登陆,平均风速达29.0m/s,瞬间最大风速达40.3m/s,雨骤风狂,其势如海啸山崩,10m/s以上的风速持续110小时,总降雨量130mm以上,低洼地带尽成泽国,淹没农田3119亩,毁坏船只143只,人员死亡17人, 总计损失795960日元。
b、85年9号台风
85年8月19日,9号台风在青岛引起10级大风,阵风12级以上,过程降雨量达254.6mm,海水倒灌淹没水产养殖区, 全市死亡29人,经济损失5亿元人民币。
c、年11号台风
年11号台风,途经我国沿海六省二市,8月20 日我市引发特大风暴潮,青岛出现建国以来的最高水位551cm, 近海出现六米的波高,浅海养殖业损失惨重,我市伤亡10人, 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人民币。
2、冰雹
青岛年平均冰雹日数仅为0.8天,最早出现在3月,结束于10月份,1年中以5月降雹次数最多。
3、霜冻
青岛的霜冻年平均日数为46. 4 天 , 最多的霜冻年份(1964-1965年)达81天;最少的年份(1948-1949年)只有12天。青岛的平均初霜日出现在11月17日,终霜日出现在3月 25日,初霜与终霜的间隔时间为139.9天 ; 历史上最长的霜冻期达169天(1909-1910年),最短为91天(1945-1946年)。
4、倒春寒
系指3-4月候平均气温偏低2-3℃以上, 伴随降雨和北向大风的灾害性天气,常给越冬作物及果树带来冻害。
山东海事专业大学排名
山东省气象台,牵头承担省级天气、大气成分轨道业务。负责制作并发布全省范围的中短期天气预报、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雷电天气的预警预报、大气成分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对下级气象台站相应业务的技术指导;制作并发布海洋气象预报、水文气象预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等;
负责制作大气成分监测公报;
承担全省天气、大气成分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负责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与联防;承担全省雨情服务;
承担全省重大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的调查、收集上报与评估;
为省级领导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承担济南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监测预警;承担省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山东气象学会挂靠山东省气象台,按社团管理独立运行。
负责草拟省气象学会年度工作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气象学术交流及科普宣传活动;
开展科技咨询;
负责山东省防雷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定和技术培训等;
承办省局和学会理事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牵头承担省级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轨道业务。
负责制作并发布短期气候预测,承担气候影响评价、气候的评估和气候应用业务,开展气候变化影响对策研究;
在上级指导下,开展年代际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影响评估、应对措施等分析服务;
承担全省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生态系统的遥感监测预测与评估服务;
负责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生态环境监测公报;
承担全省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提供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方面决策服务产品;
负责对下级台站相应业务的指导;承担省局交办的其它事项。 负责全省气象信息系统(资料、信息网络、高性能计算机、信息共享及相应的技术保障)建设和运行技术指导,承担省级主网的实时运行、维护保障及全省气象信息系统的业务监控、指挥调度和技术指导,归口省级主要信息源和信息网络系统及用户终端的管理以及负责与省级党政部门办公系统联网的技术工作;
负责山东气象网、山东兴农网、办公网等网站的运行管理;负责电视会商系统的运行保障;
负责大气探测(包括遥感)、监测数据信息的接收和收集、存储与处理、上传等业务,承担气象资料质量控制、报表审核和气象档案工作;
提供科技情报咨询服务产品;承担全省气象信息系统建设和软件开发、气象现代化建设等任务;
承担省局交办的其它事项。 负责省局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承担高新技术和重大攻关课题以及横向课题研究任务;
承担海洋气象、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式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科研工作;
协作开展多轨道业务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承担全省教育培训任务;
负责省局图书室的管理;
负责《山东气象》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承担省局交办的其它事项。
山东交通学院最好的专业
山东海事专业大学排名山东交通学院、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1、海事专业
海事专业是一门涉及航海、船舶运营和海洋管理等领域的学科,旨在培养拥有航海知识、船舶操作技能和海洋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航海技术涉及航海导航、海上通信、海洋气象、海洋法规等内容。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导航设备、掌握航行和导航技巧,了解海上通信与卫星导航系统等。
船舶运营管理包括船舶操纵、船舶维护与修理、货物装卸、船舶经济与管理等内容。学生学习如何操作船舶、进行船舶维修与管理,了解船舶运营中的货物装载与卸载流程,以及船舶管理的经济和法律方面的知识。
海事法规与管理涉及海洋法律、国际海事公约、港口管理、海事政策等内容。学生学习国际海事法律框架、了解港口的管理与运营,以及掌握海事政策与规范。
海洋环境与保护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学、海洋开发与管理等内容。学生学习如何保护海洋环境,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以及海洋的可持续开发与管理。
海事专业的就业方向包括航运公司、海事管理机构、港口运营管理、海洋能源开发与管理、海事法律与政策研究等。海事专业毕业生在航海、船舶管理、海洋保护与管理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2、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是中国山东省的一所以交通运输为特色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是中国教育部和山东省共建的一所本科高校。
山东交通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6年成立的山东交通学院筹备处,后经过多次发展和改革,于2004年正式成立为山东交通学院。
学校设有多个学院和研究机构,包括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
2015年6月2日渤海,黄海海面天气情况
山东交通学院最好的4个金牌专业分别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航海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以下是这四个专业的详细介绍及就业方向: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该专业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学生将学习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电子、自动控制原理等核心课程,并涉及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知识。毕业生可以在电力公司、能源企业、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工程设计与咨询公司、科研院所等领域就业。常见的职位包括电气工程师、电力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等。
2、航海技术:航海技术是研究船舶在海洋上安全、经济、有效地航行和停泊的技术。学生将学习航海学、船舶操纵、船舶结构与设备、海洋气象与海洋环境等核心课程。毕业生主要在航运公司、海事局、港口管理机构、船舶制造与修理企业等领域就业。常见的职位包括船长、船员、船舶工程师、海事管理人员等。
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该专业主要研究大数据的获取、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学生将学习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数据库原理等核心课程,并涉及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平台搭建等领域的知识。毕业生可以在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电商企业、咨询公司、部门等领域就业。常见的职位包括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数据产品经理等。
4、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主要研究能源转换与利用、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等领域的知识。学生将学习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原理等核心课程。毕业生可以在能源企业、动力设备制造商、汽车企业、科研院所、工程设计与咨询公司等领域就业。常见的职位包括能源工程师、动力工程师、热能工程师等。
海洋大学数学学院院长是谁
一、近海海区天气实况
6月2日02时,东海南部海域出现了4~6级、阵风7级的西南风,北部湾、南海西北部和中西部海域出现了4~6级偏南风。黄海大部海域、东海西部海域的能见度不足10公里。其它海域天气海况条件较好。
二、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预计,2日08时至3日08时,黄海南部海域将有5~6级、阵风7级的旋转风转6~7级、阵风8级的东北风,东海北部海域将有5~6级、阵风7级的西南风转6~7级、阵风8~9级的旋转风,东海南部海域将有5~7级、阵风8级的西南风,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将有5~6级、阵风7级的西南风,北部湾、南海西北部和中西部海域将有5~6级、阵风7级的东南到偏南风。其它海域天气海况条件较好。
望纳
吴德星(1952—),男,汉族,山东无棣人。11年进入原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学习,14年大学毕业并留校担任教师,同年加入中国***,1983年获海洋气象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8月至1992年1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研究生研修,1992年获物理海洋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被评为教授,199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曾任青岛海洋大学国家教委物理海洋开放实验室副主任,海洋环境学院物理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教育中心副主任兼学科建设与学位管理办公室主任,科研处处长。1998年9月至1999年9月,任青岛海洋大学副校长;1999年9月至2005年7月,任青岛海洋大学(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5年7月起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吴德星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洋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第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第三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第九、十届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海科委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5个学术期刊的编委或特邀编辑;第七届西部地区教育顾问;青岛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等。
吴德星同志在学校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兢兢业业、勇于改革、强抓机遇、狠抓落实,具有较强的开拓意识和实干精神,在争取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增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建设和平台建设,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担任校长以来,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学校事业发展为首要原则,扎实工作,勤政自律,与班子成员一道,推进高水色大学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国海洋大学的水平实力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吴德星教授长期从事大洋环流及其动力学,近海环境质量预测机理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3”)“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国家“渤海碧海行动”技术组组长,是国内外有影响的物理海洋学者。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3”)项目和课题,国家“863”海洋领域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等共20余项。在赤道深层射流,洋底涡旋,热带海区波致环流动力学和波致物质输运,热带海区混沌混合和输运,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力与动力现象年代际变化成因,渤黄东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主持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动”环境专项调查,主持编写了“渤海碧海行动”编制大纲,指导完成了三省一市(山东、河北、辽宁和天津市)“渤海碧海行动”的编制工作;参与主持(副组长)编写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动”,该已经批准实施。自1992年以来,发表了系列有创新学术观点的高水平论文90余篇,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世界华人重大学术成果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其他科技成果奖多项。获特殊津贴和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
吴德星教授长期致力于海洋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讲授过“物理海洋学”、“大洋环流”、“海洋动力学”、“热带海洋波动”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主持大洋环流研究室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初步建成了一支有竞争力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创新梯队,目前研究室已有教授(博导)2名,教授、副教授5名,研究生40多名,承担了多项国家“863”、“3”、“908”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工作。曾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大洋环流理论”和“热带海洋动力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编译《大洋环流理论》一书。他指导过的研究生中有7名已获博士学位,8名已获硕士学位。目前,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博连读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9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